问题 | 哪些人可以对法院判决提出异议? |
释义 | 一审当事人有权提起上诉,包括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以及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经被代理人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也有权提起上诉。当事人需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法律分析 有权提起上诉的一审的当事人,即一审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以及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此外,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经被代理人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也有权提起上诉。 《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九条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拓展延伸 上诉权的范围及适用条件 上诉权是指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满,有权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的权利。上诉权的范围涵盖了民事、刑事、行政等各个领域。具体适用条件包括:1.一审判决有明显错误或违法行为;2.上诉请求符合法定时限;3.上诉请求符合法定程序及形式要求;4.上诉请求具备合理的事实和法律依据;5.上诉请求符合法院受理条件。上诉权的行使需要注意适用条件的合规性,否则可能导致上诉被驳回。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当仔细评估案件情况,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上诉权的有效行使。 结语 当事人在一审判决不满时,有权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包括一审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以及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此外,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和经被代理人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也有权提起上诉。上诉权的行使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包括判决存在明显错误或违法行为、符合法定时限和程序要求、具备合理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以及符合法院受理条件。当事人应当仔细评估案件情况,并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上诉权的有效行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九条 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