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制裁与处理措施
释义
    交通事故逃逸将受到处罚,根据情况处理:1.未构成犯罪的,罚款200-2000元,可能拘留不超过15天;2.重大事故未逃逸的,除刑事责任外,吊销驾照;3.重大事故逃逸的,除刑事责任外,终身吊销驾照。
    法律分析
    开车把别人车撞了逃逸会受到处罚的,这种情况属于肇事逃逸。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拓展延伸
    法律制裁与社会正义的平衡
    法律制裁与社会正义的平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法律制裁作为一种惩罚措施,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然而,过度依赖制裁可能导致社会不公平和不平衡。因此,我们需要在法律制裁与社会正义之间寻求平衡。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追求犯罪者的惩罚,还要考虑到他们的社会背景、教育、家庭环境等因素,以便为他们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受害者的权益和复仇的心理需求,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和谐。综上所述,法律制裁与社会正义的平衡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复杂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
    结语
    在处理交通事故逃逸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尚不构成犯罪的逃逸行为,公安机关可处以200元到2000元的罚款,并可并处15天以下拘留。对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且没有逃逸的,除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公安机关还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而对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且逃逸的,除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公安机关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在法律制裁与社会正义之间,我们需要寻求平衡,考虑犯罪者的背景和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关注受害者的权益和社会的公正和和谐。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复杂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2: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