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的定义及区别 |
释义 | 具体危险性和抽象危险性是指在法律案件中不同的危险类型,前者是指具体行为的危险,后者是指行为被认定为可能导致侵害结果的危险。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结果属性,后者属于行为本身的危险。具体危险对法益的威胁更严重,而抽象危险更注重行为本身的危险性。抽象危险是行为的开端即具有危险性,而具体危险是指造成确定的危险结果的犯罪行为。 法律分析 具体危险性是在案件中实际存在的危险,而抽象危险性是行为认定为发生侵害结果的危险性。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的区别在于:1、抽象危险犯的危险属于行为本身的危险。而具体危险犯的危险则具有结果属性。 2、具体的危险犯中的危险,是在司法上以行为当时的具体情况为根据,认定行为具有发生侵害结果的危险。例如放火罪、爆炸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等。 抽象的危险犯中的危险,是在司法上以一般的社会生活经验为根据,认定行为具有发生侵害结果的危险。例如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等。 3、就同一性质的行为而言,与抽象的危险相比,具体的危险对法益的威胁程度更为严重,也可以说抽象的危险在很大程度上是重视行为本身的危险性,而具体的危险则要看它的具体危险结果和实施危害的行为两者是否能结合在一起了。 4、抽象危险与具体危险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在行为上很危险比如当这个犯罪行为他还没有造成一定的结果只是这个行为的开端就已经具有了危险性,而具体危险是指一个犯罪行为,他造成的某种确定的犯罪结果,这个结果是非常危险的。 拓展延伸 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定义、区别与法律适用 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是法律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抽象危险犯指的是一种广泛的罪行类型,涵盖了各种可能的危险行为,如故意伤害、盗窃等。而具体危险犯则是指具体的犯罪行为,如某人实施的具体抢劫案件。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抽象危险犯是一种概念,而具体危险犯是具体的行为。从法律适用的角度来看,抽象危险犯的定义为法律提供了一种框架,用于判断某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而具体危险犯则是根据具体事实进行定罪和量刑。因此,理解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的定义和区别对于正确适用法律、确保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在法律领域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作用。抽象危险犯是广泛的罪行类型,涵盖了各种可能的危险行为,而具体危险犯则是指具体的犯罪行为。了解和区分这两个概念对于正确适用法律、确保司法公正至关重要。只有准确理解抽象危险犯和具体危险犯的定义,才能更好地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进行相应的定罪和量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依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七条:结婚证、离婚证遗失或者损毁的,当事人可以持户口簿、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查证,确认属实的,应当为当事人补发结婚证、离婚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