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网络平台泄露个人隐私后,如何应对?
释义
    网络平台泄露个人信息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情节严重可报警,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第253条之一,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严重者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特别严重者可判3-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规获得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者,同样受罚。单位犯罪将处罚金,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也将受罚。
    法律分析
    1、网络平台泄露个人信息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2、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
    3、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网络平台个人隐私泄露的后果及有效应对措施
    网络平台个人隐私泄露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身份盗用、金融欺诈、个人形象受损等。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首先应加强个人隐私保护意识,避免在网络平台上泄露过多个人信息。其次,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以防止黑客入侵。此外,定期检查和更新隐私设置,限制个人信息的公开范围。当个人隐私泄露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如通知相关平台、报案、冻结账户等,以减少进一步损失。同时,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身权益。总之,通过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加强安全措施和及时应对,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网络平台个人隐私泄露问题。
    结语
    网络平台泄露个人信息,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情节严重者可报警,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刑法》第253条之一规定,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个人隐私泄露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我们应加强保护意识,使用强密码、更新隐私设置,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泄露事件,同时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身权益,以更好地应对网络平台个人隐私泄露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十条发布或者传输本法第十二条第二款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章网络安全支持与促进第十六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扶持重点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和项目,支持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保护网络技术知识产权,支持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等参与国家网络安全技术创新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章网络安全支持与促进第二十条国家支持企业和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网络安全相关教育与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培养网络安全人才,促进网络安全人才交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