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确定保证金数额的方法 |
释义 | 决定保证金数额时需综合考虑诉讼需要、社会危险性、案件性质、刑罚轻重和经济状况等因素。保证金应确保诉讼正常进行,防止逃避追究。社会危险性指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案件性质、情节和刑罚轻重是司法公正的考量。经济能力不同的人对没收保证金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需考虑其经济状况,确定相应的数额标准。 法律分析 决定机关在确定保证金数额时,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因素: 一是,取决于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没收保证金和逃避、妨碍诉讼之间进行的利害比较,保证金的数额要能够切实保障诉讼活动正常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产生逃避追究的意图。 二是,取决于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也就是实施一定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的可能。 三是,从司法公正出发,保证金的数额还要考虑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等情节。 四是,不同经济能力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没收保证金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即使社会危险性、犯罪性质、情节等因素基本相同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为经济能力不同,其遵守有关规定的心理倾向也会产生差异。因此,保证金数额还要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经济状况,确定与其经济能力相称的数额标准 拓展延伸 保证金数额的调整与调查程序 保证金数额的调整与调查程序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对保证金金额进行调整,并进行相应的调查程序。这涉及到对保证金数额的评估、核实和调整的过程。调整保证金数额的目的是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相符,以保护各方的权益。调查程序则包括对相关证据的收集、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对保证金数额进行调整,并确保调整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在进行调整与调查程序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确保程序的透明、公正和有效。 结语 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以及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决定机关在确定保证金数额时应慎重权衡利益。保证金数额的调整与调查程序是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相符,保护各方权益的重要环节。调整过程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保证程序的透明、公正和有效。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二条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适用取保候审措施。 采取保证金担保方式的,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的大小,案件的性质、情节、涉案金额,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适当的保证金数额。 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执行取保候审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至少每个月讯问一次被取保候审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