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解除。缓刑期间应当在居住地县级行政区域内工作生活。为确保区域内活动,缓刑期间可能要求配备定位手机,并对定位手机实行定位。对判缓刑的服刑人中手机定位是司法行政机关(或社区矫正实施机)对社区矫正对象(社区服刑人员)的技术监控措施与方式,做到随时掌握其活动情况。 一、警察异地手机定位抓人 侦查机关般不会通过手机定位等技术侦查手段的,通过其他物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等证据也能够证明其犯罪事实。技术侦查的使用有案件要求和严格审批程序。技术侦查措施,是指侦查机关为了侦破特定犯罪行为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审批,采取的一一种特定技术手段。技术侦查行为即是运用技术侦查措施的侦查行为。通常包括电子侦听、电话监听、电子监控、秘密拍照、录像、进行邮件检查等秘密的专门技术手段。 二、报警不知道地址怎么办 你可以描述环境特征、手机地图定位、询问路人所在位置。 警察通常对城市环境较为熟悉,如果你能详细准确描述周边环境(比如旁边路牌写着XX街,对面有XX饭店,这些信息都可以提供给警方),他们可以通过所给信息判断你所在位置。 或者你可以打开手机或微信自带的地图功能(现在的智能手机都带有此类功能),定位自己所在的位置,将位置向警方描述或发送给警方。 三、监外执行多久开始报到 监外执行多久报到一次没有具体规定,不过一般行为人是需要每周报到的,和管制、假释一样,如果对罪犯采用监外执行的,是需要进行社区矫正的,罪犯是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报道次数每个地方均有所差异,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确定,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制定矫正方案,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根据矫正方案的实施效果,适时予以调整。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一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