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自首杀人会怎样判? |
释义 | 自首的人通常不会被判处死刑,而是受到较轻的惩罚。但是,自首是否能减轻处罚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没有隐瞒事实,可以被认定为自首。但如果隐瞒事实、故意说谎,则不视为自首。故意杀人的法定刑期一般为十年以上,情节严重的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 法律分析 在实践中,那些自首的人将受到较轻的惩罚,通常不会是死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如实供认了自己的问题,即自首。自首后隐瞒事实,故意说谎的,不视为自首。 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如果是犯有故意杀人的,将会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根据具体的犯罪情况来看,如果说是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案件,对行为人的法定刑在三年到十年的有期徒刑。 依照《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罪犯自首的话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自首是一种可以作为减轻、从轻处罚情节来考虑的,假如说行为人的犯罪情节较轻,又自首的,还可以免除处罚。法院在具体对罪犯作出决定从轻、减轻或者是免除刑罚的,应当根据犯罪情节,结合自首人的具体情况。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定罪的罪犯被执行强制措施如实供述犯罪,司法机关,还不知道是相同的犯罪,已被司法机关或由判断,他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况;招认的同类犯罪,情节较重的,一般从轻处罚。 故意杀人后自首会被判死刑吗 在实践中,那些自首的人将受到较轻的惩罚,通常不会是死刑。但是需要注意: 1、如何认定自首。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自己主动到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投案并且没有隐瞒地向其供述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的这种行为,而如果说犯罪嫌疑人去投案但是却隐瞒事实,故意说谎的,不视为自首。 2、即使有自首情节也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对于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犯罪使用了非常残忍手段的,或有其他非常严重后果的,也可能被判处重刑甚至死刑。 故意杀人的法定刑期一般为十年以上,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结语 自首在实践中通常会受到较轻的惩罚,很少会导致死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期为十年以上,但自首可作为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考虑。然而,是否判处死刑还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对于给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使用残忍手段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犯罪,仍可能面临重刑甚至死刑的判决。因此,自首并不能完全保证免于死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七节 剥夺政治权利 第五十七条 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三百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公安机关应当写出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连同相关证据材料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一)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的; (二)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犯罪嫌疑人死亡,现有证据证明其存在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应当予以没收的,公安机关可以进行调查。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可以依法进行查封、扣押、查询、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一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