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不属于。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勾通调和,以促成争议双方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的活动。我国现行的调解体系由法院调解、仲裁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消协调解五部分组成。消协调解,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投诉,由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进行调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程序。在我国,消费者协会即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消费者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调解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也就是说要求消费者协会对消费者权益争议进行调解是消费者的法定权益,而对消费者权益争议进行调解也是消费者协会的法定职责;同时也表明消费者协会对消费者权益争议进行调解要经过两大步骤:消费者的投诉和消费者协会的调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七条 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一)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引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二)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三)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四)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五)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六)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鉴定,鉴定人应当告知鉴定意见;(七)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诉讼;(八)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应当予以必要的经费等支持。消费者协会应当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费者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及其章程的规定,开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