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所得税缴纳原则是什么 |
释义 | 1、公平原则。所得课税具有税基广泛,税率累进的税制特征,加上对各种宽免(宽指税基宽与容,免指税基范围的免除)与扣除项目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促进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2、效率原则。通过所得课税实现经济的有效性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效率损失。所得效率包括经济效率与行政效率。经济效率是指所得税是否能最有效的配置经济资源,给社会带来的负担最小或利益最大。行政效率是指税收的征纳成本是否减到最小税度,给国家带来的实际收入最大,给纳税人带来的额外负担最小。 3、合理性原则。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分配的方法要符合现实市场经济发展情况,避免课税过重的情形发生。 一、垄断行为的豁免情形有哪些? 如果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定正当性,这些协协则不受反垄断法禁止。所谓法定正当性,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豁免情形。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具有法定正当性的情形有: (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 (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 (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 (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 (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 (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7)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上述(1)~(5)种情形,经营者还应当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才能够满足法定正当性要求。 二、深圳多少工资要交个人所得税 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税务是税收事务工作的简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税务是泛指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据的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全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包括税收方针政策的研究、制定、宣传、贯彻、执行工作,税收法律制度的建立、调整、修订、改革、完善、宣传、解释、咨询、执行工作,狭义税务一般是指税收的征收与管理工作。 税务是指和税收相关的事务,一般税务的范畴包括: 1、税法的概念。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核心内容就是税收利益的分配; 2、税收的本质。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形式,税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税收具有非直接偿还性、强制义务性、法定规范性; 3、税收的产生。税收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物质前提是社会有剩余产品,社会前提是有经济化的公共需要,经济前提是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上层条件是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中国的税收是春秋时代鲁宣公实行初税亩从而确立土地私有制时才出现的; 4、税收的作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之一,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