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期间是否有补贴或奖金? |
释义 | 工伤期间无法获得绩效工资,但必须支付百分之百的基本工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满后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法律分析 绩效工资(即奖金)是将员工的薪酬收入与个人业绩挂钩的,工伤期间没有正常工作是没有绩效工资的。员工工伤期间支付百分之百的基本工资,单位是有权利不发放绩效工资和其它奖金的,但支付你的基本工资必须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与你和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上的金额一致。 法律客观: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拓展延伸 工伤期间的福利待遇和补偿政策如何? 工伤期间的福利待遇和补偿政策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定。在工伤期间,受伤员工享有一系列的福利待遇和补偿。首先,根据工伤保险制度,受伤员工可以获得医疗费用的报销,包括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等。其次,工伤期间,员工可以获得工伤津贴,该津贴是根据员工的工资水平和伤残程度来确定的。同时,如果员工因工致残,还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此外,如果员工因工死亡,其家属可以获得丧葬费、抚恤金等补偿。总体而言,工伤期间的福利待遇和补偿政策旨在保障受伤员工的权益,使其能够得到必要的医疗和经济支持。 结语 工伤期间的福利待遇和补偿政策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在停工留薪期内,员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伤情严重或特殊情况下,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将享受伤残待遇。此外,工伤期间员工还可获得医疗费用报销、工伤津贴以及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福利待遇和补偿。这些政策旨在保障受伤员工的权益,提供必要的医疗和经济支持。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三条 工伤保险基金应当留有一定比例的储备金,用于统筹地区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垫付。储备金占基金总额的具体比例和储备金的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 工伤预防费用的提取比例、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规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七条 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服务协议,并公布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的名单。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分别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民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