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居住权与产权有什么区别 |
释义 | 民法典中关于居住权与产权的区别及居住权的内容。居住权是对他人住房及其附属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无法买卖交易。居住权人享有对房屋的使用权、修缮和维护权,可出租但需符合法律要求。居住权人负有保管房屋、承担费用、不得设定抵押等义务,居住期满需返还房屋。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居住权与产权有什么区别 房屋居住权和产权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拥有房屋产权证的,可以通过交易的形式进行转让,而一个是只有居住的权利,没有产权证,无法买卖交易,更无法过户。居住权是指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 《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六条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七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四)居住权期限;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二、居住权的内容 居住权的内容主要是指居住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 第一、居住权人享有对房屋的使用权,但此种使用权须限于居住的目的。 第二、居住权人享有附属于房屋使用权的各项权利,如相邻权等。 第三、居住权人有权为居住的目的而对房屋进行修缮和维护。 第四、居住权人有权在居住期间内将房屋出租给他人以收取租金,但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要求。例如承租人转租承租的房屋必须先经过原出租人的同意。 (二)义务 第一、居住权人在居住期间负有保管房屋的义务。 第二、居住权人不得就其居住权设定抵押或其他任何权利负担。 第三、居住权人应当承担房屋的日常的管理和维修费用及其他使用过程中的合理费用支出。 第四、居住权人不得随意改变房屋的结构和用途。 第五、居住权人在居住期届满时负有返还房屋的义务。 结语 居住权与产权的区别在于,居住权是对他人所有住房及其附属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而产权则拥有房屋产权证,可以进行交易转让。《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居住权的内容,包括对房屋的使用权、附属权利、修缮和维护权利,以及出租和收取租金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居住权人的义务,如保管房屋、承担费用支出等。在居住期限届满时,居住权人有义务返还房屋。通过居住权的设立和履行,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居住需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六条 妇女对夫妻共同财产享有与其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不受双方收入状况等情形的影响。 对夫妻共同所有的不动产以及可以联名登记的动产,女方有权要求在权属证书上记载其姓名;认为记载的权利人、标的物、权利比例等事项有错误的,有权依法申请更正登记或者异议登记,有关机构应当按照其申请依法办理相应登记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章 留置权 第四百五十六条 同一动产上已经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人优先受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四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