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人民陪审员的职责与义务 |
释义 | 人民陪审员制度:条件与作用 人民陪审员需年满28岁、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该制度提高案件质量,有助于司法公开、公证。陪审员发挥审判员、民事调解员、监督员作用。虽无工资,但人民法院会补助其参与审判活动的费用,并保障其应享受的补助。 法律分析 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条件是年满28周岁、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等。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审判中的作用是提高案件质量,有利于司法公开、公证等。 一、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条件 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条件如下: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年满二十八周岁; 3.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审判中的作用 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审判中的作用: 1.发挥“审判员”作用,提高案件质量。 2.注重发挥人民陪审员的民事调解员作用。 3.发挥人民陪审员的监督员作用。 人民陪审员是各级人民法院设立人民陪审员工作指导小组,指导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工作。人民陪审员管理工作包括人民陪审员人事管理工作和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人民陪审员人事管理工作由人民法院政工部门负责。政工部门设立非常设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人民陪审员的人事管理工作。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管理部门。 三、人民陪审员有工资吗 人民陪审员没有工资,因参加审判活动而支出的交通、就餐等费用,由人民法院给予补助。有工作单位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无固定收入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期间,由人民法院参照当地职工上年度平均货币工资水平,按实际工作日给予补助。人民陪审员因参加审判活动应当享受的补助,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为实施陪审制度所必需的开支,列入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业务经费,由同级政府财政予以保障。 结语 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审判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他们以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为基础,年满28周岁,遵纪守法,品行良好,为司法公开、公正提供了有力支持。他们既扮演着审判员的角色,提高案件质量,又发挥着民事调解员和监督员的作用。虽然人民陪审员没有工资,但人民法院会给予他们参与审判活动所需的交通、就餐等费用补助,确保他们的权益。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需要各级政府财政的支持,以保障其正常运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二十九条 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人民陪审员所在单位违反前款规定的,基层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向人民陪审员所在单位或者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上级部门提出纠正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十条 司法行政机关会同基层人民法院,从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民陪审员候选人名单中随机抽选确定人民陪审员人选,由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九条 司法行政机关会同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从辖区内的常住居民名单中随机抽选拟任命人民陪审员数五倍以上的人员作为人民陪审员候选人,对人民陪审员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征求候选人意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