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帮助别人诈骗是怎样的罪? |
释义 | 诈骗罪是指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罪的条件包括:1. 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2. 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3. 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4. 欺诈行为使 法律分析 一、关于协助他人诈骗的刑罚是怎样的? 协助他人诈骗属于诈骗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有关认定的条件是怎样的?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 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 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思,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但是,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类似硬币的金属片,从而取得售货机内的商品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只能成立盗窃罪。 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诈骗他人的钱财,达到了数额较大的程度,必然是需要按照诈骗罪对此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当然了,即使是诈骗罪的帮助犯也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处罚的。只不过说可能在量刑活动这个方面是相对于诈骗罪的主犯从轻处罚的,这也是需要根据在犯罪当中所起到的作用判断。 对于帮助别人诈骗是怎样的罪?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搜索查看本网站其他相关知识,或者咨询律师了解。 拓展延伸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手段,使被害人受损失的行为。协助犯是指在诈骗罪中,帮助犯罪嫌疑人实施诈骗行为的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罪协助犯应当与主犯一并追究刑事责任。 在诈骗罪中,协助犯的刑罚取决于其在这起诈骗案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协助犯与主犯地位相当,则可判处相同的刑罚。但如果协助犯在诈骗罪中起主要作用,则可被判处较轻的刑罚。 同时,我国《刑法》规定,诈骗罪协助犯与主犯同时构成其他罪行的,应当择一重罪定罪处罚。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既是诈骗罪协助犯,又是其他罪名(如盗窃罪、抢劫罪等),那么最终只会被定罪处罚一次。 总之,诈骗罪协助犯的刑罚将根据其在案件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决定。如果协助犯与主犯地位相当,则可判处相同的刑罚;但如果协助犯在诈骗罪中起主要作用,则可被判处较轻的刑罚。 结语 诈骗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而协助他人诈骗也属于诈骗罪的范畴。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的相关认定条件包括: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咨询律师或搜索相关知识。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多次敲诈勒索”。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