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二审有改判的可能吗?
释义
    第一审判决通常难以改判,大部分案件在第二审维持原判。第一审法院应负责保证正确性,否则需问责。第二审发现错误可撤销原判重审,但很少直接改判,以提高下级法院办案水平。
    法律分析
    1、改判的可能性不大。
    2、第一审民事案件宣判并送达判决书之后,原被告只要有一方上诉,就会引起第二审程序。第二审人民法院如果审理认为适用法律和认定事实均正确,则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大部分案件是这种结果。
    3、因为第一审法院不能保证绝大部分案件的正确性,是要问责的。
    4、如果第二人民法院发现审判程序有错误,或者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均错误,则撒销原判,发回重审,当然也可以查清事实后直接改判,但司法实践中极少,因为这样不利于下级法院改正错误,提高办案水平。
    拓展延伸
    二审裁判是否有权对一审判决进行修改?
    在二审裁判中,法院具备对一审判决进行修改的权力。二审程序是对一审判决进行复审的过程,法院会重新审查案件的事实和适用法律的正确性。如果在二审中发现一审判决存在错误、不当或不合法的地方,法院有权对其进行修改或撤销。然而,二审裁判并非一定会改判,具体结果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证据的充分性以及法律的适用等因素。因此,当事人在二审中有可能获得对一审判决的修改,但并不保证一定会改判。法院将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公正、合理的判断和决定。
    结语
    在二审裁判中,法院具备对一审判决进行修改的权力。尽管改判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在二审中发现一审判决存在错误,法院有权对其进行修改或撤销。然而,具体结果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证据的充分性以及法律的适用等因素。因此,在二审中获得对一审判决的修改并不是必然的。法院将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公正、合理的判断和决定,以确保司法公正和法律适用的准确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判下列第一审案件,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进行:
    (一)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社会影响重大的刑事案件;
    (二)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
    (三)涉及征地拆迁、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
    (四)其他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审判组织 第一百八十三条 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人或者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应当是单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三节 简易程序 第二百一十六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对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也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5: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