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拘留后手机是否要被没收呢? |
释义 | 被拘留后手机由拘留所保管,不会归还家属。拘留所负责登记并统一保管被拘留人的非生活必需品及现金。《拘留所条例》规定,拘留所应当对被拘留人的人身和携带物品进行检查,违禁品和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将移交给拘留决定机关处理。 法律分析 被拘留后手机是被保管的状态,对于被拘留所收拘的被拘留人,被拘留人的非生活必需品及现金由拘留所登记并统一保管。所以被拘留后,手机由拘留所登记并统一保管,不会归还家属。所有物品都应当交看守所或者拘留所保管,释放后再取回来。《拘留所条例》第十一条,拘留所收拘被拘留人,应当对被拘留人的人身和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被拘留人的非生活必需品及现金由拘留所登记并统一保管。检查发现的违禁品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应当移交拘留决定机关依法处理。 拓展延伸 拘留期间手机使用规定及限制 在拘留期间,手机的使用受到一定的规定和限制。根据法律规定,拘留期间手机通常会被扣押,以确保拘留人员的安全和避免通讯的滥用。然而,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有些情况下可能会允许拘留人员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使用手机。这些规定可能包括:限制通讯时间、限制通讯对象、禁止使用互联网等。此外,拘留期间使用手机可能需要经过监管机构的批准,并且可能会受到严格的监控。因此,在拘留期间,拘留人员需要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和避免违法行为。 结语 在拘留期间,手机的使用受到严格规定和限制。根据法律规定,手机通常会被扣押,以确保拘留人员的安全和防止通讯滥用。尽管如此,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允许拘留人员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使用手机。这些规定可能包括限制通讯时间、通讯对象的限制以及禁止使用互联网等。此外,在使用手机期间可能需要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并且会受到严格的监控。因此,在拘留期间,拘留人员应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并避免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节 其他规定 第一百六十六条 公安机关依法对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或者执行逮捕的,应当在执行后立即报告其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二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节 技术侦查 第二百六十七条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 在有效期限内,需要变更技术侦查措施种类或者适用对象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重新办理批准手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