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诉讼时效期间如何计算?
释义
    租赁合同的诉讼时效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出租人可以提前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情况包括转租、非法活动、拖欠房租、擅自改变用途、严重损坏房屋等。若出租人因不可预见的原因需要收回房屋或房屋发生重大损坏需要改建,应适当赔偿承租人的经济损失。改建后,原承租人有优先的承租权。
    法律分析
    一、解除租赁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因解除租赁合同产生纠纷的,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时效是3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出租人可以提前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情况
    承租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出租人均可提前提出解除房屋租赁合同关系。
    1、承租人擅自将承租的房屋转租,转让或转借的;
    2、承租人利用承租的房屋进行非法活动,损害了公共利益的;
    3、承租人不按合同规定的期限缴纳房租达一定时间的;
    4、承租人违反合同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
    5、承租人严重损坏房屋或者辅助设备而拒不维修、拒不赔偿的;
    6、出租人因不可预见的原因,如家庭人口聚增,确实需要收回房屋自住的,或者出租房屋发生重大损坏,有倾倒危险而需改建,并确有房管部门的。在此情形下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适当赔偿承租人因迁出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而承租人一时又找不到房屋时,可由双方协商在承租人所租住房屋中腾出一部分,而不能强令承租人腾房搬家。属于改建情形的,改建后房屋仍出租时,原承租人有优先的承租权。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解除租赁合同的诉讼时效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出租人可以提前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情况包括承租人擅自转租、进行非法活动、拖欠房租等行为,以及出租人因不可预见的原因需要收回房屋自住或改建。在解除合同时,应适当赔偿承租人的经济损失。如有改建情形,原承租人享有优先承租权。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三条 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
    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刑事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诉讼时效期间从刑事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九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新的协议,债权人主张义务人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贷款人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能够认定借款人同意履行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的义务的,对于贷款人关于借款人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的主张,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二条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0: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