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害人与自诉人的区别及理解 |
释义 | 自诉人与被害人的区别在于:自诉人有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撤回自诉、与被告人和解、提出上诉的权利,而被害人无此权利;被害人有请求立案和请求检察院抗诉的权利,而自诉人没有;自诉人存在于自诉案件中,被害人存在于公诉案件中。 法律分析 自诉人与被害人的区别为: 1、自诉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自诉,申请撤回自诉,同被告人和解,提出上诉。公诉案件被害人无上述权利; 2、被害人有请求立案权和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权,自诉人没有; 3、自诉人存在于自诉案件中,被害人存在于公诉案件中。 拓展延伸 被害人与自诉人的权益保障及法律责任 被害人与自诉人的权益保障及法律责任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针对不同的角色所享有的权益和承担的责任。被害人是指遭受犯罪行为直接损害的个人或集体,他们有权获得法律保护和赔偿。自诉人是指作为被害人,主动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个人或集体,他们有权参与诉讼并主张自己的权益。法律对被害人和自诉人的权益保障包括保护隐私、安全、财产等方面的利益,同时也规定了他们在诉讼中的义务和责任。法律明确规定了犯罪行为的追究和惩处,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因此,对被害人和自诉人的权益保障和法律责任的充分理解和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被害人与自诉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不同的权益和承担不同的责任。被害人有请求立案权和请求检察院抗诉权,而自诉人则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申请撤回自诉、和解或提出上诉。法律明确规定了对被害人和自诉人的权益保障和法律责任,包括保护隐私、安全、财产等方面的利益。充分理解和实施这些规定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法治建设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一、刑事自诉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负责吗 自诉刑事案件不需要公安局侦查,当事人应当自己调查取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第二百一十条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第二百一十一条人民法院对于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 (二)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自诉人经两次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 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对证据有疑问,需要调查核实的,适用本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 第二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本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三项规定的案件不适用调解。 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羁押的,适用本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第二百一十三条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反诉适用自诉的规定。 二、自诉案件的提起条件有什么 自诉案件提起诉讼的条件是: 1、有合格的自诉人。直接侵犯犯犯罪行为的受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受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2、有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自诉案件的刑事程序是由自诉人的起诉引起的; 3、属于自诉范围; 4、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害人提起刑事自诉,必须有证据证明被告人犯有被指控犯罪事实。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