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纠纷中和解的程序是什么? |
释义 | 医疗纠纷的和解是指在没有第三方主持的情况下,当事人就争执问题进行协商并签订协议的纠纷解决方式。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 一、医院误诊导致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医院误诊导致出现医疗事故后,有和解、调解和诉讼这三种解决方式。分别是:1、和解。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和院方可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效力应被认定;2、调解。已经鉴定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可以请求卫生行政部门介入对双方的纠纷进行调解;3、诉讼。医患双方无法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的,可以提起诉讼。 二、医疗事故可以申请仲裁吗? 医疗事故纠纷可以申请仲裁,仲裁可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当事人申请。 提出仲裁要求的医患一方应当在纠纷发生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即受理时效内)向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案件受理。 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应当在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对决定受理的应通知被诉方,并组成仲裁庭。 (3)案件审理。 仲裁庭处理医疗纠纷应当先行调解,在自愿合法的原则下促使医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若调解不成功则不应久调不决,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4)仲裁的执行。 三、医疗纠纷纠纷处理程序的三步骤 医疗纠纷通常是由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的,医疗过失是医务人员在诊断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失误。医疗纠纷出现时,可以先通过医患沟通、医患双方和第三方等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可以进行司法鉴定,通过鉴定可以知道是否构成医疗事故,还有知道医疗事故等级。司法鉴定完毕后,可以进行法律诉讼。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举证、持证,法院会根据认定的证据来依法作出判决。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条 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医患双方人数较多的,应当推举代表进行协商,每方代表人数不超过5人。 协商解决医疗纠纷应当坚持自愿、合法、平等的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尊重客观事实。医患双方应当文明、理性表达意见和要求,不得有违法行为。 协商确定赔付金额应当以事实为依据,防止畸高或者畸低。对分歧较大或者索赔数额较高的医疗纠纷,鼓励医患双方通过人民调解的途径解决。 医患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的,应当签署书面和解协议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