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判断劳动关系的方法有哪些? |
释义 | 1、与劳动者之间实际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指挥与被指挥、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应当是认定劳动关系的首要的与独立的标准。原因在于,这种关系的人身隶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劳动关系的根本标志。应当看到,这种关系表现的方式多样,既可以体现为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直接与具体的管理,也可以体现为劳动规章制度下的一种间接与抽象的管理。同时,也不宜只将这一关系表述为劳动者实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指挥与监督。这样表述只能站在劳动者一方面,不能反映用人单位这一方,从而无法全面认定劳动关系。 2、用人单位的供基本的劳动条件。这应当是认定劳动关系的一个结合性的标准。所谓的劳动条件主要包括劳动场所、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用人单位之所以成为用人单位,就在于它掌握了相应的劳动条件,并因此成为劳动者劳动力的使用者,并对劳动者进行管理、指挥与监督。由于实践中情况的复杂性,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条件应仅限于基本劳动条件。 劳动关系分类: (1)非日制用工劳动关系 ①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②定试用期; ③可以不得约止合同 ④工资支付最长不超过且无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⑤用工单位可以随时终止。 (2)短期劳动合同关系 ①限制性;合同主体的特定性;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完 ②合同履行中的隶属性; ③主体意志的体现; ④合同是通过双方选择确定的,而不是劳动成果的实现; ⑤劳动合同是有偿的合同; ⑥劳动有试用期限的规定; ⑦劳动合同一般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 (3)集体合同关系 ①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②集体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为工会,另一方为用人单位。 ③集体合同目的具有特定性。规范当事人之间具体的劳动关系。 ④集体合同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涉及企业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 ⑤集体合同是特殊的双务合同。合同当事人之间互相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职责,用人单位违背义务,责任人要付相应的法律责任,工会一方违背了义务,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只承担道义和政治责任。 ⑥集体合同是要式合同,一般都要求以书面形式签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