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宪法的司法独立原则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司法独立的基本原则和意义。虽然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但“审判独立”、“检察独立”与“司法独立”是有区别的。司法独立强调的是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包括作为“机构”的独立性和人事、经费的独立性,这使得司法机关能够排除来自其他领域的干扰,实现公正、超脱的审判和检察。司法独立对于保障人权和实现法治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的司法独立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问题。 法律分析 司法独立是司法机关在行使司法权时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这一点在我国可能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不过,编者倾向于将其视为宪法原则。作为宪法原则,它是分权原则和法治原则的产物。 分权的结果将国家权力分解成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其相互制约以达到一种均衡,而权力的均衡在于各权力之间的力量要大致相当,司法权的性质决定了它相对于立法权和行政权是较为弱小的,为了防止立法权和行政权对司法权的侵犯,必须赋予司法权以更多的独立性,使之能够排除来自其他领域的干扰。 “法院要求法官这一方有一定的‘节制’以及一定程度的冷漠。”“为使法官绝对服从法律,法律将法官从所有国家权力影响中解脱出来,‘只在仅仅服从法律的法院中,才能实现司法权的独立’”。 司法独立是法治原则的题中之意,在各国家机关中,最能体现法治的理性精神的当属司法权,在纠纷的裁决中,司法机关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就必须有一系列程序规定,这些程序体现了法律的一种中立、超脱的精神。“我们从法官回避制度的原理中就可以发现法官需要纯净的心态,同样,我们可以从程序的作茧自缚’原理中了解到司法需要纯洁的环境”。 司法独立亦有利于保障人权,司法权只有独立后才能充分发挥其权利的救济作用:当公民之间发生纠纷时他们可以通过独立的法院的审理得到公平对待,当公民被行政机关侵权时他们可以启动行政诉讼程序以维权,当公民被立法机关侵权时他们可以通过宪法诉讼获得救济。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是我国宪法对“审判独立”、“检察独立”原则的确认。 但“审判独立”、“检察独立”与“司法独立”是有区别的,“审判独立”、“检察独立”强调的是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是审判活动、检察活动的独立,而不是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独立,它们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仍然可能是依附的、非独立的。 这种机构不独立、只是活动独立的体制,最终很难保证审判活动、检察活动的真正独立。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首先要有作为“机构”的独立性以及与此相应的人事、经费的独立,才可能有真正的审判、检察“活动”的独立。因此依据我国宪法目前对审判独立和检察独立的规定来看,这种“独立”是不完全的,被局限在“行使审判权”、“行使检察权”的活动中。 拓展延伸 标题: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 依据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一规定确保了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独立、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同时,该条也强调了司法机关之间的相互独立,避免因利益冲突或其他因素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此外,《宪法》还规定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使得司法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具有更高的权威和公信力。我国司法机关在依照法定职责和法定程序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将继续坚持独立行使审判权,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结语 司法独立是保障司法公正和人权的重要原则,但目前仍有争议。在我国,司法权相对较弱,需要赋予其更多的独立性。司法独立不仅是分权原则和法治原则的产物,也是“审判独立”、“检察独立”与“司法独立”的区别所在。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首先需要有作为“机构”的独立性以及相应的人事、经费的独立,才能保证审判和检察活动的真正独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