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撤销权在民法典中是如何规定的?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的撤销权类型包括债权人撤销权、赠与人撤销权、合同撤销权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撤销权消灭的情形包括未行使撤销权的时限、受胁迫的时限以及放弃撤销权的表示等。此外,在无偿处分时,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赠与人在财产权转移前可以撤销赠与,但公益性赠与合同和特定合同除外。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撤销权包括哪些 民法典规定,撤销权的类型是比较多的,撤销权包括债权人撤销权、赠与人撤销权、合同撤销权等。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第五百三十八条【无偿处分时的债权人撤销权行使】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任意撤销权及其限制】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拓展延伸 民法典中的撤销权:规定与适用条件 民法典中关于撤销权的规定与适用条件可以总结如下: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撤销权是指当事人基于特定的事实情况,通过法律程序撤销或变更某项法律行为的权利。撤销权的适用条件包括但不限于:1.存在法定的撤销事由,如欺诈、错误、威胁等;2.撤销请求必须在法定的时限内提起;3.撤销权利人必须具备法定的资格和利益;4.撤销请求必须符合法律程序的要求。根据具体的法律条文和相关判例,撤销权的适用条件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的案件中,当事人需要仔细研究相关法律规定,并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便正确行使撤销权。 结语 民法典规定了撤销权的多种类型,包括债权人撤销权、赠与人撤销权、合同撤销权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撤销权可能在以下情况下消灭:当事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后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或者在受到胁迫后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或者明确表示或以行为放弃撤销权。如果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发生后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将消灭。此外,根据第五百三十八条,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无偿处分财产的行为,如果该行为影响了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根据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财产权利转移前有权撤销赠与。需要注意的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可能不适用这些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章留置权第四百四十九条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不得留置的动产,不得留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章留置权第四百四十八条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但是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四章居住权第三百六十七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四)居住权期限;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