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第三人履行是担保吗? |
释义 | 第三人履行不是担保。合同可以约定,第三人成为合同履行的主体。第三人代为履行,是指第三人依照合同当事人约定由其向债权人履行债务;而担保是指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双方约定,为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实现债权人的权利的法律制度。 一、担保合同无效的条件是哪些 担保合同无效的条件如下: 1、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 2、债务人与保证人共同欺骗债权人,订立主合同和保证合同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3、主合同债务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 4、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担保合同,是指为促使债务人履行其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而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或在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人之间协商形成的,当债务人不履行或无法履行债务时,以一定方式保证债权人债权得以实现的协议。担保合同旨在明确担保权人和担保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担保合同是一种重要的民事合同。 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1、担保的主体不合格; 2、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单位内部机构或内部职能部门担保无效; 3、公司董事、经理私自所为的担保无效; 4、欺诈、胁迫、恶意串通造成的担保合同无效; 5、以禁止流通物提供担保的合同无效; 6、未经批准及无权设立的对外担保无效; 7、主合同无效,保证合同无效。 二、担保一般有哪些类别呢 担保是指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双方约定,为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实现债权人的权利的法律制度。 担保的类型有下列几种:一般担保和连带担保;人的担保与物的担保;法定担保与约定担保;本担保与反担保。担保通常由当事人双方订立担保合同。担保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三、贷款期间可以更换担保人吗 贷款期间可以更换担保人。根据相关规定,贷款期间是可以更换担保人的。担保是指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双方约定,为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实现债权人的权利的法律制度。担保通常由当事人双方订立担保合同。担保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三条 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四条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第三人对履行该债务具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有权向债权人代为履行;但是,根据债务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只能由债务人履行的除外。 债权人接受第三人履行后,其对债务人的债权转让给第三人,但是债务人和第三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