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贯彻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
释义 | 遵照执行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树立高尚医德医风,不断提高文明素质和服务质量的行为准则,是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基本标准。各地各单位要从构建和谐社会和对人民健康服务的高度,学习领会好行为规范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分类印制学习手册,采取多种有效形式进行学习讨论,集中时间进行全院、全员、全岗位培训和考核,切实做到每个从业人员对各自岗位的行为规范都能铭记于心,并在工作实际中贯彻落实。 二、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对照各类人员行为规范,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岗位工作职责,积极教育和引导从业人员自觉遵守行为规范,主动落实规范要求。要将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作为医师定期考核、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和职工年终考核、晋升、奖惩、绩效工资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记入个人考核档案。同时,要与“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主题实践活动、“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等活动紧密结合,进一步树立暂新的行业形象,展示卫生系统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加强督查,严格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领导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本规范,主要负责人是遵守本规范的第一责任人。要明确一名本机构行政领导具体负责本规范的贯彻落实,指定相关职能部门协助负责,纪检监察纠风部门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贯彻执行本规范的监督检查,定期不定期地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从行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并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1、各县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机构要认真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通知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积极组织本县区、本单位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行为规范》),加强人文关怀、医德医风教育培训,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各县区卫生局要结合全市医疗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把落实情况与医疗机构校验管理、评审考核、医师定期考核、医德考评、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等相结合。 3、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行为规范》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工作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学习培训,督促医疗机构内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并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记入个人考核档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