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并缴纳满2年的人最多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12个月。只有在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缴费满1年,非自愿中断就业的失业人员,已经办理失业登记并满足求职要求的,才有资格向劳动保险机构申请办理失业保险。 法律分析 缴纳失业保险2年的,最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12个月。 只有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缴费满1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才能持相关资料到劳动保险机构申请办理。 拓展延伸 失业保险缴纳要求及领取条件 失业保险是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失业者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根据规定,缴纳失业保险的要求是在就业期间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并达到一定的缴费年限。一般来说,缴纳失业保险的最低年限为2年。当失业者满足缴费年限要求后,便可以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长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连续几个月。具体的领取条件包括:失业登记、符合失业定义、积极求职等。此外,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就业服务机构了解详细政策和操作流程。 结语 失业保险是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为失业者提供经济援助。要领取失业保险金,需满足缴费年限要求,并办理失业登记,积极求职。根据规定,缴纳失业保险2年的人最多可领取12个月的保险金。具体条件和操作流程可能因地区而异,请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就业服务机构了解详细政策。 法律依据 《失业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 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 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