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档案中参加工作时间如何认定 |
释义 | 档案中参加工作时间如何认定: 工人参加工作时间应为用人单位用工之日;合同工或长期临时工,应从毕业分配工作后到单位报到之日起计算;军队转业干部,入伍时间一律从县(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或人民武装部)批准入伍之日算起;其他。 档案参加工作时间如何认定: 1.军队转业干部的参加工作时间如何认定 入伍时间一律从县(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或人民武装部)批准入伍之日算起。已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原军队干部也按此规定执行。 2.工人的参加工作时间的如何认定 《劳动部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的决定》明确:工龄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工人参加工作时间应为一般工龄的起始时间。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施行(1992年7月23日)前招收的,以劳动者初次参加工作时县级以上劳动人事部门审批时间作为认定依据进行认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施行后至2008年1月1日之前,以首次签订劳动合同之日或企业办理录用手续之日作为认定依据进行认定;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施行以后招用劳动者的,以用工之日作为认定依据进行认定。 3.关于下乡知识青年的参加工作时间如何认定: 《劳动人事部关于解决原下乡知识青年插队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劳人培〔1985〕23号)规定: 参加工作时间从下乡插队之日起算。档案中须有审批材料或能查找到真实有效的证明材料。 4.工人参加普通大中专院校考试上学毕业后重新派遣的,参加工作时间如何认定: 正式工,以招工时间为准;合同工或长期临时工,按照《关于合同工或长期临时工考入大学毕业分配后参加工作时间如何确定问题的函》(劳人干局〔1983〕14号)规定,“其参加工作时间,应从毕业分配工作后到单位报到之日起计算”。 其主要作用: 1.人事档案是考察和了解干部的基本依据; 2.人事档案是维护干部合法权益的可靠凭证; 3.人事档案对干部人事工作具有监督把关作用; 4.人事档案是研究组织工作规律的重要资料; 5.人事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史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