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应对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情况?
释义
    我国法律现状下,冒名顶替上大学行为缺乏相应罪名,但被冒名顶替者可以通过维权途径寻求法律保护。冒名顶替涉及的是盗用他人身份信息,可能涉及伪造国家公文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等刑事犯罪,以及侵犯个人身份权的民事侵权。被侵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注销冒名身份、恢复真正身份,并寻求赔偿损失。详细维权方式可参考文章内容。
    法律分析
    一、我国法律现状
    我国刑法,对于替考有“代替考试罪”(刑法九修正案规定),但是对越过考试,更直接、更严重的冒名顶替上大学,却无相应罪名。民法对此也无针对规定。一般认为,冒名顶替上大学是侵犯姓名权、受教育权。
    齐*苓案中,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1999鲁民终字第258号《关于齐*苓与陈*琪、陈*政、山东省济宁市商业学校、山东省滕州市第八中学、山东省滕州市教育委员会姓名权纠纷一案的请示》收悉。经研究,我们认为,根据本案事实,陈*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该司法解释在2008年12月24日被废止,理由也未说明。
    二、被冒名顶替上大学如何维权
    一般认为,冒名顶替上大学行为,所窃取的表面上是姓名,实际上是盗用他人身份名义,其危害性不局限姓名,而是整个身份信息。故在刑法上,现在虽然没有“顶替身份罪”(台湾刑法有顶替罪,是针对顶替人犯的),但其冒用手段如涉及伪造户籍、身份证的,则涉嫌伪造国家公文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在民法上,应当认定为侵犯个人身份权(包括并不限于姓名权、受教育权,还包括其他各种身份权,譬如银行贷款名义、个人信用等),被侵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注销冒名身份、恢复真正身份,赔偿损失等。冒名者所获得各种国家许可,譬如公务员资格、教师等,是欺诈取得,应予以撤销。
    被侵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注销冒名身份、恢复真正身份,赔偿损失等。在文中有详细的介绍,
    结语
    在我国法律现状下,尽管对于替考已有相应罪名,但对于更为严重的冒名顶替上大学却无明确规定。然而,在《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中,最高人民法院曾明确认定冒名顶替上大学侵犯了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尽管该司法解释已废止,但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注销冒名身份、恢复真正身份,并追究冒名者的法律责任。对于冒名者所获得的各种国家许可,也应予以撤销,以维护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四章 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第四十七条 专门学校应当对接受专门教育的未成年人分级分类进行教育和矫治,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职业教育;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专门学校的未成年学生的学籍保留在原学校,符合毕业条件的,原学校应当颁发毕业证书。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