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企业套取资金怎么处理
释义
    套取财政资金用于单位,以单位名义,虚报项目,骗取财政资金,应属单位行为,又因诈骗罪排除单位犯罪,所以该行为定性为以虚报、冒领手段骗取财政资金,处理法条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企业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违反规定使用、骗取的有关资金,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被骗取有关资金10%以上50%以下的罚款或者被违规使用有关资金10%以上3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二)挪用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三)从无偿使用的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中非法获益;
    (四)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行为。关于单位犯罪《刑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规定了单位犯罪的概念、特征及处罚原则。首先分析一下单位犯罪构成:一是主体要求单位具有合法资格,但不一定是法人,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具本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即使不具有法人资格,只要是一个合格的单位,就可以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存在。二是在主观上体现了单位的意志和单位的整体利益,常常是为了单位的利益、由单位决策机构集体决定。三是客观上与其经营管理活动具有相关性,以单位的名义实施。四是客体为受《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其次单位犯罪行为的法律特性即:具有法定性。《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规定,指出并不是所有的犯罪行为为单位都可以作为犯罪主体,还要看是不是刑法明确规定的。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犯罪排除单位犯罪。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6: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