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贷款收取的服务合法么 |
释义 | 贷款是为了解决自身的经济问题,但也有人遇到了贷款机构要求收取服务费的情况。服务费随贷款金额收取。当他们的贷款额较多时,服务费也需要几千元。利息通常是由贷款产生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贷款机构为了规避利息的最高限额,巧立名目地收取额外费用。目前国家正在严厉打击非法借贷和非法讨债。“保证金”、“中介费”、“服务费”等各种项目扣除或收取的额外费用,具有非法占用他人财产的目的,可以认定为非法借贷。根据民间借贷的相关指引,贷款本金不能进行利息扣缴。贷款人在经营过程中收取服务费的,可能涉嫌日常贷款,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如果贷款人收取服务费,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一、民间借贷合同的特征 民间借款合同与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相比,民间借款合同的法律特征体现了当事人享有较多的合同自由。国家对民间借款的管理:一是当事人双方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二是不得利用民间借款合同的形式非法经营或者变相经营金融业务,扰乱金融秩序,损害社会公众利益。 1、民间借款合同是不要式合同 民间借款合同的形式可由当事人自行确定,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2、民间借款合同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 有偿借款合同就是借款人要向贷款人支付利息。与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关系中发放贷款是贷款人的经营业务不同,民间借款合同的贷款人不是以经营贷款为其业务,借给他人款项是否收取利息由当事人自主协商确定。如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民法典作了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有偿民间借款合同的利率也要受到限制,但可以大大高于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的利率。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民间借款合同利率的具体规定是,“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3、民间借款合同是实践合同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该条规定表明,自然人之间就借款达成口头协议或者签订书面合同,双方的借款合同关系并未生效。只有贷款人实际向借款人提供了借款时,借款合同才生效。 二、不动产抵押贷款分几类 1、渐进式抵押贷款。这种贷款是在偿还期根据借贷人的收益水平规定合理的、不等的偿还额,或每次还款额相同但还款的时间间隔逐渐变小。计算每分段还款期的还款增加幅度可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 2、递减式还款抵押贷款。这是指先固定每个还款期所需偿还的本金,然后以日息计算每期应付的利息。例如在第二个还款期时,从总贷款额中扣除已还的本金,以此作基数来计算本期应付的利息。因此,贷款人应付本息逐期相继减少。 3、定息抵押贷款。这是指金融机构在进行房地产抵押贷款时,在整个还款期限内固定抵押贷款利率的做法。这种抵押贷款方法。对借贷人来说,好处是能够准确地测算出他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的支出,但要承担比目前市场利率还要高的抵押利率。这是因为通常金融机构为了减少风险,并不固定整个还款期的利率,只固定一段时间的利率水平。 4、重新协议利率抵押贷款或滚动抵押贷款。这是指抵押贷款在还款期限内每隔3年、4年或5年,允许双方重新协议抵押利率。有些金融机构将这种抵押形式与渐进式抵押贷款相结合加以运用,吸取二者各自的优点。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四十六条国家鼓励各类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培训与辅导、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咨询、信息咨询、信用服务、市场营销、项目开发、投资融资、财会税务、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对外合作、展览展销、法律咨询等服务。中介费是合法的收费项目,只要不超标,法律就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