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酒后驾车导致车祸,保险公司会赔偿吗?
释义
    酒驾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赔付范围与责任免除有关,交强险可按限额赔付,但对醉酒驾驶造成受害人受伤需抢救的,保险公司在一定条件下垫付抢救费用。保险公司通常根据公安交警部门的血检报告来区分酒后和醉酒。受害人权益可通过国家设立的救助基金保障,该基金先行垫付部分费用,并追偿责任人。专为酒后驾车设立商业保险不必要,救助基金的资金来源包括保险费、罚款和追偿等,政府应起主导作用以最大程度保护被害人权益。
    法律分析
    一、酒驾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赔吗
    1、酒后驾车在交强险的条款中未列明在责任免除范围中,故在交强险中是可以赔付的,赔付额度是按照交强险限额赔付(三责车物损2000元,三责医疗费限额10000元,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
    2、醉酒驾驶属于责任免除范围,应该拒赔。但是交强险同时还规定,由于醉酒驾驶而造成受害人受伤需抢救的,保险人在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书面通知和医疗机构出具的抢救费用清单后,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交通事故人员创伤临床诊疗指南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进行核实。对于符合规定的抢救费用,保险人在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内垫付。对垫付的部分可以依法进行追偿,对于其他损失和费用,保险人不负责垫付和赔偿。
    3、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是认同公安交警部门的血检报告和认定来区分酒后和醉酒的(血检报告中酒精浓度20-80mg、ml的为酒后,高于80mg、ml的为醉酒),
    二、酒驾事故受害人权益怎么保护
    有很多受害人事后得不到酒驾者的足额赔偿,保险能否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专为酒后驾车设立商业保险是否必要?酒驾本身是触范法律的,关于酒驾,法律与保险保障能否有效统一,使被害人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1、国家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时,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
    (一)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的;
    (二)肇事机动车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
    (三)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2、专为酒后驾车设立商业保险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样的做法,它的副作用远远大于保障本身。
    3、救助基金的来源包括:
    (一)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费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
    (二)对未按照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的所有人、管理人的罚款;
    (三)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依法向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的资金;
    (四)救助基金孳息;
    (五)其他资金。这些都是法律与保险保障功能的有效统一,使被害人的权益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政府在这件事上应该起绝对的主导作用。
    结语
    酒后驾车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对于涉及交通事故的保险赔付问题,根据交强险的规定,酒驾造成的车辆损失、医疗费用和伤残赔偿在限额范围内可以赔付。然而,对于醉酒驾驶而导致的受害人抢救费用,保险公司可以在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限额内垫付,其他损失和费用则不负责赔偿。为了保护酒驾事故受害人的权益,国家设立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用于垫付超出保险责任限额的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责任人追偿。因此,法律与保险保障的有效统一,政府的主导作用,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受害人的权益。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章 认定与复核 第二节 复 核 第七十五条 复核审查期间,申请人提出撤销复核申请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终止复核,并书面通知各方当事人。
    受理复核申请后,任何一方当事人就该事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人民法院受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受理当事人复核申请的有关情况告知相关人民法院。
    受理复核申请后,人民检察院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受理当事人复核申请的有关情况告知相关人民检察院。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章 认定与复核 第二节 复 核 第七十九条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责令重新调查、认定的复核结论后,原办案单位应当在十日内依照本规定重新调查,重新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撤销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原道路交通事故证明。
    重新调查需要检验、鉴定的,原办案单位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重新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
    重新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原办案单位应当送达各方当事人,并报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七条 交通警察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索取、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4: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