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故意和过失法律如何界定 |
释义 |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分:故意犯罪是指明知并希望或放任危害社会结果的行为,过失犯罪是指由于疏忽大意或轻信而导致危害社会结果的行为。我国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过失犯罪为例外。累犯规定只适用于故意犯罪,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过失犯罪强调责任,故意犯罪强调一致性。根据刑法,过失犯罪仅在法律有明确规定时才负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故意罪和过失犯罪怎么区分 一、犯罪主观方面是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首要前提。故意犯罪主观具有明知、希望的情绪;而过失是一种疏忽或者轻信能避免,并不刻意追求某种结果。 二、我国《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我国《刑法》中大多数的罪名为故意犯罪,而过失犯罪只是《刑法》中的一小部分。 三、《刑法》对累犯的规定。我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在处罚结束之后,再次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故意犯罪的,为累犯”。对累犯要加重处罚,并且不使用《刑法》的减刑,假释等减轻处罚的规定。只有两次以上的故意犯罪才构成累犯。从另一方面说,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 四、过失犯罪强调的是一种针对责任的犯罪。既行为人本身具有一种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先行的责任。在危害结果发生时,行为人由于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使不该发生的事件发生,由此造成对国家集体或是个人的财产,生命的损害。不处罚不足以警世后人,所以要加以惩戒。所以说过失犯罪是责任,主观过失和危害结果相统一的犯罪。而故意犯罪主观故意和犯罪行为相一致的犯罪。 《刑法》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结语 故意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分主要在于犯罪主观方面。故意犯罪具有明知和希望的情绪,而过失犯罪则是由于疏忽或轻信而发生,没有刻意追求某种结果。我国《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过失犯罪为例外。累犯规定仅适用于故意犯罪,对累犯会加重处罚。过失犯罪强调责任,行为人有责任避免危害结果发生。过失犯罪是一种责任、主观过失和危害结果相统一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需要法律规定才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