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解决设备租赁合同纠纷的方法 |
释义 | 设备租赁合同纠纷的主要问题在于合同订立不规范和合同履行不规范。建议建立行业规范合同文本,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并构建集中管理的行业管理模式,以减少纠纷发生。 法律分析 设备租赁合同是当事人将设备交给另一个人使用,使用方需要缴纳一定的额租金并保证用完后能够原物返还。如果在租借过程中出现纠纷,该怎么解决呢?请大家阅读下面的文章了解!设备租赁合同纠纷设备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主要特点 1、合同主体一般为个人,设备出租方少部分挂靠在建筑公司,大多为自由经营。设备承租方一般为建筑承包商,租用建筑设备用于基建。 2、租赁设备均为大型挖掘机,该设备的驾驶员均由出租方配备,负责驾驶和设备的日常维护。其工资一般由出租方承担,实践中也存在双方约定由承租方承担的例外。 3、无规范的合同文本,合同内容一般由当事人依主观意愿自由约定,随意性较大。 4、合同所涉及的租金较高,一般月租金在两万元以上,导致当事人“寸金必争”,焦点比较突出。纠纷的成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合同订立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合同的内容不全面,缺乏准确性和严密性。在我院处理的27件案件中,合同内容均系寥寥数语,只涉及设备的出租期限、租金及支付方式,而对合同的责任承担、运费承担、违约责任及设备维修未有约定,且在纠纷发生后,双方意见不统一,未能就合同内容达成补充协议,导致纠纷发生。 2、合同履行不规范。主要表现为提前解除合同手续不到位。如在租赁设备用于开掘矿山的案件中,由于矿山所在地政府在合同履行期间,因政策调整而发文停止矿山开采,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但双方未及时签订终止合同的书面材料。原告为得到更多的利益,在租赁期满后,以此为依据主张以合同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而被告则主张以实际履行的期限计算,但无法提供双方终止合同的依据,处理难度较大。建议 1、建立行业规范。设计专门的规范性合同文本,降低合同签订的随意性。合同内容应在遵守《民法典》的前提下,明确约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设备维修的相关事宜和费用问题、赔偿责任的履行和追究,以及租赁设备的技术指标,违约责任的处理等,以减少履行期间的风险。 2、构建集中管理的行业管理模式。由于目前大部分合同当事人均为个人,法律观念和认知缺乏,承担责任的方式较为分散,属于民间意义上的自我管理模式。建议借鉴出租车行业的公司统一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一方面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综合保护,一方面有利于行业行为的集中规范。 结语 设备租赁合同纠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针对合同订立不规范和履行不规范等问题,建议建立行业规范和构建集中管理的行业管理模式。通过设计规范性合同文本,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以及设备维修、赔偿责任等事宜,可以降低合同签订的随意性,减少纠纷发生的风险。同时,借鉴其他行业的公司统一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有利于综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行业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设备租赁合同纠纷,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章 电子商务经营者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一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按照约定向消费者收取押金的,应当明示押金退还的方式、程序,不得对押金退还设置不合理条件。消费者申请退还押金,符合押金退还条件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及时退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五章 融资租赁合同 第七百四十条 出卖人违反向承租人交付标的物的义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租人可以拒绝受领出卖人向其交付的标的物: (一)标的物严重不符合约定; (二)未按照约定交付标的物,经承租人或者出租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交付。 承租人拒绝受领标的物的,应当及时通知出租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四章 租赁合同 第七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非因承租人原因致使租赁物无法使用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租赁物被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扣押; (二)租赁物权属有争议; (三)租赁物具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使用条件的强制性规定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