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一般酒驾取保候审后会被判刑吗?
释义
    醉驾取保候审后仍会判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醉酒驾驶机动车属于危险驾驶罪,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100ml即可判刑。取保候审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强制措施,已判刑者不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的情况,但醉驾已判刑者不符合条件。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代理人或家属可提供担保,但需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一、一般醉驾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吗
    醉驾取保候审之后,依然还会判处刑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此时需要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属于醉酒驾驶。因此,只要是机动车驾驶人体内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并且开车上路的,那么就能够依法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醉驾判刑后可以取保候审吗
    不能,取保候审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已经判刑的不能取保候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如果有醉驾行为的话,并且已经被判刑了的话,那么是不能进行取保候审的。一般对在进行拘役的、并且还未被判刑的犯罪嫌疑人,其代理人或者家属可以向法院进行担保来申请取保候审,但同时担保人需要为自身的担保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结语
    醉驾取保候审后仍会面临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属于危险驾驶罪,只要驾驶人体内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且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都可被判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已经判刑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能取保候审。一般情况下,只有尚未被判刑且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才有资格申请取保候审。担保人需为其担保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并向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核查,确认申请人无犯罪、吸毒行为记录。对符合条件的,在机动车驾驶证上签注准许驾驶校车及相应车型,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一章 办案协作 第三百四十七条 需要异地公安机关协助的,办案地公安机关应当制作办案协作函件,连同有关法律文书和人民警察证复印件一并提供给协作地公安机关。必要时,可以将前述法律手续传真或者通过公安机关有关信息系统传输至协作地公安机关。
    请求协助执行传唤、拘传、拘留、逮捕的,应当提供传唤证、拘传证、拘留证、逮捕证;请求协助开展搜查、查封、扣押、查询、冻结等侦查活动的,应当提供搜查证、查封决定书、扣押决定书、协助查询财产通知书、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请求协助开展勘验、检查、讯问、询问等侦查活动的,应当提供立案决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三百五十五条之一 引诱、教唆、欺骗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或者明知运动员参加上述竞赛而向其提供兴奋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组织、强迫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