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上关于探监有哪些规定?
释义
    探监规定及条件: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有探监权,但朋友也可探监,以增加监狱经济效益。探监需出示身份证及相关证明。非直系亲属可探监,需符合主体条件和证件条件。探监时间每月1次,30分钟至1小时,可延长。探监需携带身份证和街道办证明。
    法律分析
    一、法律上关于探监有哪些规定?
    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但是在实践中,罪犯的朋友也可以进行探监,因为探监可以为监狱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各监狱要求在探监时,出示以下证件:身份证件;当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
    探监,指去监狱探望服刑的人。指看望被囚禁的人。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探监有如下规定:
    1.罪犯会见一般每月1次,每次半小时至一小时。
    2.宽管级罪犯以及其他有特殊情况的罪犯,监狱可以照顾增加会见的次数和延长会见的时间。
    3.需要会见的罪犯,在每月发信时提出会见的要求,中队干警随信寄发《会见通知书》,会见对象按照规定的日期前来监狱会见。
    二、非直系亲属能不能探监?
    不是直系亲属也可以探监。会见对象按照规定的日期前来监狱会见。罪犯会见的对象原则上指罪犯的近亲属和监护人。近亲属是指配偶、子女、孙子女、父母、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伯父母、姨父母、自己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
    探监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主体条件。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普遍做法是,罪犯的朋友也可以进行探监,因为探监可以为监狱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
    (二)证件条件。各监狱要求在探监时,出示以下证件:
    1、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本、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兵证等),
    2、当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现在的普遍做法是,不需要第2种证明。
    (三)时间条件。这一条件规定只有的规定的探监日,才能探监。
    犯人的亲属及其监护人可以行使探视权,每个月有一至两次到监狱探视犯罪嫌疑人的机会,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每次不能超过三十分钟,若情况特殊需要延长,得得到批准才行,探监时需要携带身份证,当地街道办事处的证明文件。
    结语
    探监是指去监狱探望服刑的人,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然而,在实践中,罪犯的朋友也可以进行探监,因为这可以为监狱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探监需要出示身份证件和相关证明。会见一般每月1次,每次会见时间为半小时至一小时,但对于特殊情况的罪犯,监狱可以增加会见次数和延长会见时间。非直系亲属也可以探监,近亲属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探监需符合主体条件和证件条件,并在规定的探监日进行。探监时需携带身份证和当地街道办事处的证明文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21修正):第三章 生育调节 第十八条 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五十二条 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的,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不得以未经本人同意为由主张收养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八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或者将其交由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宜的人员临时照护。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