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解决超期羁押问题
释义
    犯罪嫌疑人在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前,对其采取的措施在法律上是有严格的期限规定的。如对犯罪嫌疑人后的羁押期限不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在此基础上,经省级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延期两个月;对于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在上述五个月内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级检察院决定或批准,可以再延长两个月。有特殊原因需再延长羁押期限的,须交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延期审理。可以说,及有关对羁押期限做出了较为完备的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超期羁押却依然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超期羁押为何存在 超期羁押现象之所以发生,究其原因有很多,不同层次的原因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造成超期羁押问题此消彼长,久治不绝。 直接原因在众多原因中显而易见,超期羁押因此而直接产生,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对此进行分析和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犯罪嫌疑人数地作案,取证点多线长,作案次数特别多,久查不清。 2、犯罪嫌疑人明确,但证据不足,难以结案。有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很容易确定,但收集证据困难,阻碍了案件的侦查终结,客观上也就使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 3、疑难案件向上级请示未能及时地得到答复。遇到疑难案件,一般都须向上级领导请示。但实际中有些疑难案件各方原因错综复杂,牵涉面较多,上级领导未必能及时地作出答复。这样案件在诉讼过程中必然受阻,造成超期羁押现象的发生。 4、同案犯在逃,在押犯的犯罪事实不清,影响结案。 5、办案经费不足,影响证据的及时调取,从而无法结案。而有的案件因办案经费不足,致使证据无法及时得以固定和收集,有的证据甚至因此而灭失。 间接原因对超期羁押的形成不是直接作用,而是间接地影响诉讼程序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导致超期羁押的形成。 、未能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拘捕犯罪嫌疑人。有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时,为了办案的方便,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进行拘捕,这样从总体上增加了在押犯的人数,客观上造成超期羁押发生机率的提高。 2、对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重视不够。在实际案件的办理当中,案件承办人对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往往不太重视,他们更多地是比较重视如何打击惩罚犯罪,如何收集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对犯罪嫌疑人应当采取何种强制措施,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应当如何定罪量刑,而对犯罪嫌疑人受羁押期限是否超期往往没有给以足够的关注,普遍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不是法律所不能容忍的。这样就造成了超期羁押的突出存在。 3、对办案期限的法律规定之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制约机制。法律对侦查、审查、各个阶段的办案期限都有明确的规定,这是诉讼程序畅通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在司法实践中,办案人员对执行办案期限的严格性和自觉性还有待提高,从而为超期羁押现象的产生带来了间接的推动作用。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对于执行办案期限规定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制约机制。目前所能采取的措施仅限于司法意见和建议,没有完备的制约手段,这样就使得办案人员容易产生“宁超不放”的思想,促使了超期羁押现象的繁殖。 此外,影响超期羁押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较为深层的,它并不直接作用于超期羁押这一现象的形成过程,而是较复杂和根本性地影响着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从而促使超期羁押的形成。 、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虽有所改进,但仍然存在。在司法实践中,办案人员普遍较为关注实体法,对犯罪嫌疑人从侦查到审判的整个诉讼过程中所涉及的实体问题较为重视,尤其是在定罪量刑上,办案人员一般都尽量避免错案现象发生。而超期羁押这一程序性的问题普遍不受重视,办案人员一般认为,犯罪嫌疑人多关押几天不算什么问题,最终羁押期限还可折抵宣判刑期。这样,超期羁押现象的产生就有了较为肥沃的土壤。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1: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