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一类高层和二类高层怎么划分 |
释义 |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和二类高层民用建筑的划分可以简要总结如下: 1、高度:按高度划分,建筑总高度超过 100 米的可划分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面积:按面积划分,建筑总面积不超过 100 平方米的为二类高层民用建筑,超过 100 平方米的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3、功能:例如高层公寓、酒店、办公楼、商场等主要功能区域超过 24 米时,即应视为高层民用建筑。 4、人数:建筑内容纳人数超过200人的,也应视为高层民用建筑。 高层民用建筑分类的依据是: 由于高层民用建筑范围广、功能多,因此对高层民用建筑进行分类是一件比较复杂的工作。根据现行防火设计规范,我国对高层民用建筑主要从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大小、疏散和扑救的难度等方面来划分。如一类建筑中,有的同时具有上述几方面的因素,有的则具有较突出的一、二个方面因素。如医院皆列为一类,是由病人行动不便、疏散困难这一特点决定的。又如办公楼、科研楼,重要的划为一类;对于普通的,又根据高度不同分别划为一类和二类,这主要考虑高度增加后给疏散和扑救带来的难度。 综上所述,高层民用建筑分类标准的具体划分可能根据厂家、地区或具体标准而有所不同,若需要准确的划分,请参考您所在地的相应标准。 【法律依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二条 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针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