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资保障的措施有哪些 |
释义 | 工资保障的措施有: (1)工资支付标准 ①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 ②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③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④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⑤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⑥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2)工资足额的保障 ①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a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b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c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d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③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3)工资保障的监察 ①用人单位应当通过与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协商制定内部的工资支付制度,并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同时抄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 ③用人单位有下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a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b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c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相关法律规定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如何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工资 对企业拖欠工资及拖欠工资后逃匿引发的劳动争议,要引导劳动者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渠道解决,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另外,还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局劳动监察处、科举报,由监察部门责令其补发工资。 有哪些劳动保障制度 一、失业保障制度。失业社会保障就是当劳动者一旦失去工作之后仍能获得基本的物质帮助的一种制度。 二、退休保障制度。退休保障制度既是劳动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安全保障的义务规定有哪些 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依据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劳动仲裁的执行措施有哪些 仲裁裁决发生效力,一方当事人不执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的申请。劳动仲裁的执行措施如下: 1、冻结、划拨存款; 2、扣留、提留收入; 3、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财产。 三倍工资的节日有哪些 三倍工资的法定节假日有: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该内容由 吴赞业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