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报警行动对自己有何潜在影响? |
释义 | 报警不会对报警人产生影响,但诬告陷害将承担刑事责任。报案、控告、举报可以书面或口头提出,需提供相关材料。可以报警的情况包括有犯罪事实、符合起诉标准且属公安机关管辖范围。报警需提交书面报案材料、当事人陈述、损失物品描述或照片。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嫌疑人,有权利举报。 法律分析 一、报警会对自己有影响吗 报警不会对自己有影响,报警人的姓名、基本情况以及报案时提供情况的相关笔录将永久保留在案情的卷宗档案中,但是不会对报警人产生影响。但如果是诬告陷害,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是构成犯罪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公安机构、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二、什么情况下可以报警 可以报警的情形是: 1.有犯罪事实; 2.涉嫌犯罪的情节、数额、结果或者其他情节符合犯罪案件的起诉标准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3.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假设符合上述备案条件,但公安机关不予备案的。 三、报警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报警需要提交的材料有书面报案材料,单位报案应加盖公章;受害人、经手人等当事人如实陈述案发经过状况的书面材料;有损失物品的,提供所损失物品的特征描述或相片(可供给同类物品的相片)。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结语 报警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对报警人本身并无不良影响。报案时提供的相关信息将被永久保留,但不会对报警人产生负面影响。然而,如果存在诬告陷害他人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将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事诉讼法》,报案、控告、举报可以书面或口头提出,工作人员会记录相关笔录并保密报案人身份。只要不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有出入或错误告发,也与诬告行为有所区别。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犯罪事实或嫌疑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六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条 在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鉴定过程中,寻衅滋事,阻挠有关工作人员依照本法的规定履行职责,扰乱医疗机构、鉴定机构工作秩序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违反本法规定,有其他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一十三条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制作监视居住通知书,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由决定机关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无法通知”: (一)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二)没有家属的; (三)提供的家属联系方式无法取得联系的; (四)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通知的。 无法通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无法通知家属的,应当在监视居住通知书中注明原因。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二十条 被监视居住人有正当理由要求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以及要求会见他人或者通信的,应当经负责执行的派出所或者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监视居住的,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在批准被监视居住人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以及与他人会见或者通信前,应当征得决定监视居住的机关同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