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用人单位在哪些节日期间安排劳动者休假 |
释义 |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一、因为加班的时薪不能低于 劳动者在日常的加班时薪不低于平时时薪的百分之一百五十,休息日加班时薪不低于平时时薪的百分之二百,法定节假日加班时薪不低于平时时薪的百分之三百。而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二、公休一般几天 法定节假日: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第一类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新年1天、春节3天、劳动节和国庆节3天、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1天。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节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第三类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三、劳动法新规工作时间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