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请假开始前必须提前15天申请产假吗? |
释义 | 产前假是为了保护孕期女职工的特殊劳动权益,但不必非要提前15天开始请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或推后。对于生育二胎的女职工,只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依法享受相应的产假福利待遇。现行的孕妇产假包括基础性产假和奖励性产假,而晚育假属于奖励性产假,多数地区规定为30天,且生育女性一生只能享受一次晚育假,因此生二胎无法享受晚育假。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产前假是指预产期前15天的休假。一般情况下,产前假不能放到产后使用。如果孕妇提前生产,可以将不足的15天和产后假合并使用。如果孕妇推迟生产,可以将超过15天的假期按照病假处理。因此,安排孕期女职工在预产期前休息15天,是为了让待产孕妇在产前得到良好的照顾,以最佳生产状态,这是对孕期女职工的一项特殊劳动保护。但不是必须提前15天开始请,也可以提前或者推后。 一、产假可以怎么休 提前休假,如果女职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想提前休假的话,则应当按病假申请休息,不可以将产后的假期提前至产前。按时休,如果女职工按预产期确定的时间提前15天请假,而提前生产的,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推迟休,如果女职工想推迟休假,在预产期确定的生产时间前15天之后休假,即产前休假少于15天,而把不足的天数移至产后合并休假。此时,原则上单位不应同意。因为预产期前15日休假,是国家政策的强制性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无条件遵守,否则将违反强制性规定。即使女职工自愿,也不能改变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事实,日后一旦发生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将承担不利后果。但在实际操作中,各单位的做法不一样,大部分会允许女职工的这种请求的。 二、生二胎还有产假吗 生育二胎需要符合一定的实体和程序要件,依法取得再生育证明之后即为计划内生育。除计划外生育和非婚生育外,无论第几胎,只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均可依法享受相应的产假等福利待遇。所以,生二胎有产假,二胎产假是有法律规定的。全面二孩放开后,生还是不生,成为了许多育龄夫妇面临的重大选择。二孩母亲能休多长时间产假、休二孩产假是否会加重就业性别歧视等也成了热切关注的话题。现行的孕妇产假,主要由基础性产假和奖励性产假两部分组成。基础性产假为《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明确的98天产假,而大家关注的晚育假,则属于奖励性产假,由各地自行规定,全国无统一标准。按照各地有关晚育假的政策规定,基本上都是30天,并且生育女性一生只能享受一次晚育假。这意味着生二胎不能享受。 结语 预产期前15天的产前假是为了保护孕期女职工的劳动权益,确保她们在最佳状态下顺利生产。根据法律规定,孕妇可以选择提前休假、按时休假或推迟休假。然而,如果孕妇提前生产,可以将不足的15天和产后假合并使用;如果孕妇推迟生产,超过15天的假期将按病假处理。对于生育二胎的女性,只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依法获得再生育证明,仍然可以享受相应的产假待遇。然而,晚育假的具体政策因地区而异,一般为30天,并且一生只能享受一次。因此,生育二胎不能享受晚育假。 法律依据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