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法律效力如何? |
释义 |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的公证与否不影响其有效性,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自愿签订且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即使未公证也有效。然而,经过公证的协议具有更强的法律效力。公证可以防止纠纷发生,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审判效率。婚前财产公证可以预防财产纠纷,方便当事人,促进社会稳定,减轻法院压力。 法律分析 一、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不公证有效吗 1、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是否有效与是否进行公证无关,该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是当事人自愿签订、协议主体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等条件,即使不公证也是有效的,但经过公证后的协议法律效力更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六条,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二、夫妻财产公证协议的作用是什么 1、有利于防止和减少纠纷的发生。在这个法治社会里,一切都讲究证据。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婚前财产公证起到一个证据作用,它可以减少发生纠纷的可能。 2、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审判效率。离婚率逐年上升,而且大多涉及到财产纠纷。在离婚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当事人已就离婚达成了一致协议,只是因为无法就财产的分割问题达成一致而起诉到法院的。 3、进行婚前个人财产公证,在双方当事人都自愿同意离婚的情况下,就不会再为划分财产问题而发生纠纷,也就不需要起诉到法院,由此可见,婚前财产公证,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可能发生的财产纠纷,这样不仅方便了双方当事人,而且有利于社会稳定,还能够减轻人民法院的审判压力。 结语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的公证与否并不影响其有效性。只要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自愿签订,并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即使未公证也是有效的。然而,经过公证的协议具有更强的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公证可以防止纠纷发生,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审判效率,预防财产纠纷,方便当事人,促进社会稳定,减轻法院负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共有第三百零九条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的份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出资额确定;不能确定出资额的,视为等额享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共有第三百零一条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变更性质或者用途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是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共有第三百零三条共有人约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维持共有关系的,应当按照约定,但是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请求分割;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时可以请求分割。因分割造成其他共有人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