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1、个人所得税纳税额*税率-速算扣除数;2、应纳税额资-五险一金-起征点; 3、速算扣除数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包括:薪资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通过以上方式产生的个人所得如符合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则应按照计算方法征收应纳税额。 税收计算的税率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核算。其中,综合所得收入适用的计算表中,应纳税额在减去全年收入6万以及专项扣除费用和其他法律规定的费用后,不超过36000的部分,则为第一档3%的税率。超出36000的部分依次累进计税。当需要按月进行税务计算时,则将数据换算成月后计算应纳税额。经营所得收入则按照另一种税率表进行计算,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和相关损耗后的余额不超过30000,则按5%的税率计算。超出30000的部分依次累进计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