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医疗事故导致人身损害赔偿问题
释义
    《医疗事故赔偿相关费用标准概述》:被扶养人生活费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扶养年限根据年龄和劳动能力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按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赔偿年限与伤残程度相关;参与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亲属费用包括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最多涉及两人。
    法律分析
    1、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2、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3、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拓展延伸
    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与赔偿机制
    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与赔偿机制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或错误行为导致患者遭受身体或精神损害时,对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责任进行认定,并确定相应的赔偿方式和金额的制度。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核心是确定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错或违法行为,是否存在疏忽、失职或故意行为等。赔偿机制包括确定赔偿责任、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赔偿方式的选择等。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安全,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与赔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与赔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保护患者权益、维护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根据相关规定,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以及近亲属的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等应得到合理计算和赔偿。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促进医疗质量提升,确保医疗行业的公平正义。我们应当不断完善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与赔偿机制,以保障患者的权益,推动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8: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