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误工费能否索赔:相关法律规定与解释 |
释义 | 如何索赔误工费?需提供收入状况和误工时间的证据,包括收入水平数据、收入状况证明、行业证明、医嘱、工作单位证明或司法鉴定。误工费的计算根据不同情况,如非持续性误工、因伤致残持续误工或因伤害死亡,计算方式不同。误工费具有受害人收入能力差异、计算依据不同和推测性的特点。在人身侵权案件中,需要明确证据支持索赔。若无收入证明,可向当地人社局开具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收入证明。 法律分析 一、没有误工证明是否可以索赔误工费? 不可以,证明误工费数额的证据方面,一个是收入状况证据,一个是误工时间的证据。 (一)收入状况证据内容可以包括: 1、具体的收入水平数据; 2、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提供一段时间(前三年)收入状况证明; 3、没有固定收入的还可以提供所从事行业的证明材料。 (二)误工时间的证据内容包括: 1、正常情况下,根据医疗机构的医嘱。即医疗机构应当签发医嘱,提出休息时间、需要营养和护理的时间建议; 2、工作单位可出具受伤人员误工时间的证明; 3、可申请司法鉴定机构对误工期长短进行鉴定,凭鉴定文书确定误工时间。 二、误工费时间如何计算? 1、非持续性的误工 这种误工的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2、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 这种误工的时间从受到伤害耽搁工作之日计算至定残之日的前一天。 3、受害人因伤害死亡的 从侵权行为开始计算,至受害人死亡之时止(或有的因受害人死亡不计算误工费,因死亡赔偿金已补偿预期收入)。 三、误工费的特点: 1、受害人的收入能力和水平差异较大。 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的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后,其损失的误工收入会因人而异。 2、计算的依据各不相同。 因行业和岗位的不同,以及受害人是否就业的不同,收入方式的不同,对于误工费计算的依据,也是因人而异。 3、具有一定的推绎性。 一般而言,应当以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前某一时段,能够正常工作、劳动可能取得收入作为参照或者依据。而对于该时段的可能收入,也只能根据一定客观数据,在排除对其收入产生不利或者有利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进行推算。 在任何的人身侵权案件当中,索赔的时候都是要有明确的证据的,不仅是误工费,其他任何的赔偿项目只要当事人自己都无法举证的,可以说赔偿义务人就算不履行赔偿义务也根本都不违法,因为这种情况是由被侵权人自己造成的。如果是因为当天没有工作,所以没办法收集到收入证明的话,那应该是到当地的人社局开具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收入的证明。 结语 在人身侵权案件中,索赔误工费需要明确的证据支持。收入状况证据包括具体收入水平、前三年收入状况证明和所从事行业的证明材料。误工时间的证据包括医疗机构的医嘱、工作单位的证明和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误工费的计算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医疗机构证明、伤残定级和侵权行为开始计算。误工费具有受害人收入能力差异大、计算依据各不相同和具有一定推测性的特点。在无法提供明确证据的情况下,可以向当地人社局开具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收入的证明。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六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三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