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处理汽车撞人事故的方法 |
释义 | 开车撞人犯罪未遂的处理及量刑标准。开车撞人犯罪未遂分为故意伤害未遂、故意杀人未遂和危害公共安全未遂。对于故意伤害未遂,根据主观和客观行为的证据,可以按照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危害公共安全未遂,应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故意杀人未遂的量刑标准与故意杀人罪相同,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日常生活中,发生交通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于过失驾驶导致的,即使构成犯罪,也是交通肇事罪。如果行为人出于故意,欲开车撞人未遂,该怎么处理?开车撞人,其主观上持故意心理,如果有证据证明开车人开车撞人是对特定的受害人且仅有报复伤害的主观心理及客观行为的话,一般按照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其主观上及客观上是为了威胁受害人生命致其于死亡为目的,则按照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其为了报复社会,对不特定的受害人欲实施开车撞人行为并且不计后果,应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刑事责任。开车撞人犯罪未遂是指开车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行为,由于犯罪分子主观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一、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 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本质区别在于发生阶段不同。犯罪预备发生在犯罪行为尚未着手之前,犯罪未遂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着手但尚未结束之间。犯罪预备又称预备犯,是指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未遂又称未遂犯,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只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同之处在于犯罪行为未能继续进行的原因来自外界,是行为人意想不到的原因,并非行为人主动中止,只是由于行为被迫中止的阶段不同而称谓不一样。发生阶段的不同致使社会危害性不同,因而二者在处罚上也存在区别: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不能免除处罚。 二、故意杀人未遂应当按照什么标准量刑呢 故意杀人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故意杀人罪的既遂犯处罚标准为: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结语 无论是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在主观上,行为人都有实施犯罪的意图。而二者的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得逞以及犯罪行为是否持续进行。对于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而对于犯罪预备,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故意杀人未遂的处罚标准与故意杀人罪既遂犯类似,即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