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知识产权管理,是指国家有关部门为保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行政及司法活动,以及知识产权人为使其智力成果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制定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相应措施和策略的经营活动。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输入是企业经营发展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一般包括: a)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 b)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 c)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保障投资安全; d)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持续实施并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输出一般包括: a)激励创造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 b)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改善市场竞争地位; c)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d)系统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 a)策划:理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求,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b)实施:在企业的业务环节(产品的立项、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中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 c)检查:监控和评审知识产权管理效果; d)改进:根据检查结果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本标准提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指导原则: a)战略导向统一部署经营发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使三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 b)领导重视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关键,最高管理层应全面负责知识产权管理。 C)全员参与知识产权涉及企业各业务领域和各业务环节,应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企业实施本标准应考虑以下因素: a)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法律和政策要求; b)企业的发展需求、竞争策略、所属行业特点; c)企业的经营规模、组织结构、产品及核心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