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什么保护 |
释义 | 野生动物是应当受到保护的。法律规定,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的原则,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培育公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的保护。 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状况的调查、监测和评估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野生动物野外分布区域、种群数量及结构; 2、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面积、生态状况; 3、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主要威胁因素; 4、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情况等其他需要调查、监测和评估的内容。 一、什么是野生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二、野生动物保护的原则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的原则,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培育公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为什么要制定这部法律? 该法律是为了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法治保障而制定的法律。确立了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管理的原则,从猎捕、交易、利用、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各个环节作了规范。作为野生动物保护领域最重要的法律,它一共经历过4次修订或修正,现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共5章58条,包括总则、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野生动物管理、法律责任、附则。总体来讲,随着这部法律的不断修改完善,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状况也在逐渐好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六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禁止违法猎捕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向有关部门和机关举报或者控告违反本法的行为。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机关对举报或者控告,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条 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分类分级保护。 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并每五年根据评估情况确定对名录进行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调整并公布。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调整并公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