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事故赔偿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
释义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了医患双方在医疗事故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中的解决途径。双方可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协商解决时需制作协议书,明确双方基本情况、事故等级及赔偿数额,并由双方签字。赔偿数额应考虑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责任程度及与患者原有疾病关系等因素。 法律分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四十七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第四十九条规定,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一)医疗事故等级;(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拓展延伸 医疗事故赔偿的主要法律规定是什么 医疗事故赔偿的主要法律规定是指针对医疗事故所产生的损害,法律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以及赔偿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我国《医疗事故责任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医疗事故赔偿的主要法律规定包括:确定医疗事故的责任主体,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确定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即对于因医疗事故导致的损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确定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用、护理费用、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等;确定赔偿方式,可以采取一次性赔偿或定期支付等方式。此外,法律还规定了医疗事故赔偿的时效、证明责任等具体细则。综上所述,医疗事故赔偿的主要法律规定为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医疗行业的规范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医患双方在医疗事故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中的解决途径。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协商解决时,应制作协议书明确双方基本情况、事故原因、事故等级和赔偿数额,并由双方签字。赔偿数额的确定需考虑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责任程度和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的关系。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规定旨在保障患者权益、促进医疗行业规范运行。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九条 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