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诉讼审理流程概述 |
释义 | 我国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的方式包括组成合议庭、提交证据、进行答辩,并根据事实和证据作出判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至六十九条。 法律分析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行政诉讼案件进行审理的方式为: 1、首先,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2、人民法院组织双方提交相关证据并进行质证; 3、人民法院组织双方进行答辩; 4、人民法院通过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审理,作出判决。行政诉讼如何审理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第六十九条 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拓展延伸 行政诉讼的程序与要点 行政诉讼的程序与要点是指在行政诉讼案件中,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一系列审理步骤和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素。行政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受理、调查、开庭、辩论、裁决等环节,其中包括行政诉讼的主体、管辖、时效、证据、救济方式等要点。起诉时,原告需提供相关证据和事实,受理后法院会进行立案审查。调查阶段,法院会收集证据、听取证人证言等。开庭时,双方当事人可以陈述意见和辩论。最终,法院会作出裁决。行政诉讼的程序与要点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方式包括组成合议庭、提交证据并进行质证、组织双方答辩以及通过审理事实和证据作出判决。行政诉讼的程序与要点涉及起诉、受理、调查、开庭、辩论、裁决等环节,其中包括主体、管辖、时效、证据、救济方式等要素。这些程序与要点的遵循,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四十八条 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鼓励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四十九条 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用于义务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