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做了财产公证受法律保护吗? |
释义 | 夫妻做了财产公证受法律保护,但并非必需。婚内财产协议可以生效且具法律效力,无论是否公证,只要双方意思一致且合法。公证只增加了证明力。办理婚内财产协议公证需注意约定财产使用、债务清偿,并符合法律和社会公德。收费依据具体情况,咨询当地公证处。办理公证需提交身份证明、财产证明、结婚证和协议草稿。再婚情况下,公证可避免财产纠纷和促进家庭和谐,但并非法律要求。 法律分析 一、夫妻做了财产公证受法律保护吗? 夫妻做了财产公证受法律保护。 夫妻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书并非以公证为生效的要件。 很多人以为婚内财产协议需要公证,如果不公证,婚内财产协议就不能成立或不生效,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婚内财产协议要以“公证”作为生效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只要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协议的内容并未违反法律规定,无论该书面协议是否作了公证,均具有法律效力。只是经过公证的婚前财产协议在证明力上更高一些而已。 协议公证不公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婚内财产协议的内容约定好,慎重一点的话最好委托律师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起草。 此外,如果婚内财产协议本身就是只对夫妻双方有效的,对外没有效力的,也可以不做公证。 二、办理婚内财产协议公证需要注意的问题 1、当事人在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中,应对各方婚前财产(或婚后财产)在婚后的使用、维修、保养、处分以及财产孳息归属作出明确约定; 2、当事人在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中,应对各方婚前(或婚后)债务的清偿作出明确约定; 3、夫妻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书的内容应符合法律,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不违背社会公德。 三、婚内财产公证怎样收费 婚内财产公证是依件收费的,具体需要咨询当地公证处。 关于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签订的财产协议是否可以办理公证手续的问题,公证处明确把“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列为其一项特色服务。 公证处可以办理公证的“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分两种形式: 1、未婚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前达成协议,办理公证; 2、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协议,办理公证。 夫妻双方签订婚内财产协议后,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由当事人一方的住所地或协议签订地公证处受理。 四、办理婚内财产协议公证应当提交哪些的证明材料 1、夫妻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户口簿、身份证、护照等); 2、财产的产权证明; 3、结婚证。 4、婚内财产协议书草稿。 对于再婚的情形,一般来说民事主体都会对婚内财产做公证,以来是为了避免日后发生财产纠纷,二来是由于为了使得再婚后对方能与孩子和谐相处。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夫妻双方必须要对财产进行公证才会具有效力,公民可以协商确定。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做了财产公证并不是法律保护的必要条件。只要夫妻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且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无论是否公证,婚内财产协议都具有法律效力。办理婚内财产协议公证时,需要注意约定财产的使用、债务清偿等事项,并确保协议内容符合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关于婚内财产公证的收费和所需证明材料,具体请咨询当地公证处。再婚情况下,公证财产协议有助于避免日后财产纠纷,并促进家庭和谐相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四章 居住权 第三百六十八条 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五条 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四十二条 法律规定专属于国家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能取得所有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