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集资20万以下怎么判刑? |
释义 | 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追诉标准包括:个人超过20万元,单位超过100万元;个人涉及30户以上,单位涉及150户以上;给存款人造成1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其他严重扰乱金融秩序情形。详情建议与律师面谈。 法律分析 详情建议与律师面谈。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五)其他扰乱金融秩序情节严重的情形。 拓展延伸 非法集资犯罪:20万以下判刑标准与刑期如何界定? 非法集资犯罪是指以非法方式进行资金募集、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其他非法融资活动的行为。对于非法集资金额在20万以下的刑罚判决标准及刑期的界定,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非法集资的性质、数额、影响等。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非法集资数额在20万以下的一般属于较轻情节,判刑标准一般为拘役、有期徒刑,并可处以罚金。具体刑期的界定则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被告人的主观恶意、犯罪手段、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判决结果需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裁决,以确保公正和合法的刑事司法实施。 结语 详情建议与律师面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涉及一系列情形,包括金额、户数、经济损失等。非法集资犯罪的刑罚判决标准及刑期的界定需考虑多个因素,并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评估。为确保公正和合法的刑事司法实施,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八十七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帐,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七条 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九条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